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,周人在孟津(今河南孟津)大会诸侯。据说,这次盟会目的在于试探商朝的虚实和诸侯的反应,结果有800诸侯参加盟会,他们都背叛了商朝。又过了两年,周人做好了灭商的准备,于是,武王由周公以及姜太公、召公等人辅佐,载着文王的牌位,浩浩荡荡,进攻商纣。在一天天将亮的时候,大军来到商都郊外的牧野,他们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,而后,与商朝的军队展开战斗。由于商朝内部矛盾的激化,商纣王的军队“临阵倒戈”,周朝的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,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。这场战争只用了一天便胜利结束。次日,周人举行了隆重的祭社典礼,以宣布周朝的正式建立。
周公,名旦,姬姓,周文王第四子,周武王之弟。因为他是成王之叔,故称叔旦;他的采邑在周(今陕西岐山),又称他为周公;灭商后被封于鲁之曲阜(今山东曲阜),史书文称他为鲁公。文王在世时,他为人孝顺、仁厚、笃实,在兄弟中是出类拔萃的。以后武王继承父亲的遗业,以姜太公望(吕尚)为师,出兵讨伐纣王,许多重大的决策都出自周公。武王东进伐纣到达盟津(今河南孟津县东北),大会诸侯,周公全力进行辅佐。武王四年(近人根据《国语》、《竹书记年》记载,依公元推算,即公元前1029年),周公从征到达牧野(今河南淇县西南),商、周两军发生大战,商军失利倒戈,纣王登鹿台自焚而死。毛泽东称这次战争的性质是“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”(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)。武王灭商以后,周公建议向天下昭告纣的罪状,释放因劝谏纣王被囚禁的箕于,封纣的儿子武庚(字禄父)继续管理商的豪族和遗民,并派武王之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加以监视,史称“三监”。这样,周朝的政局才初步稳定下来。
周公姬姓,名旦,亦称叔旦,因采邑在周(今陕西岐山北),故称周公。他是周朝杰出的家、思想家。在周文王诸子中,周公排行第三。商朝末年,周公的长兄伯邑考被殷纣王烹死,次兄即武王姬发。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,孝敬父母,多才多艺,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。文王之时,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,文王去世后,武王继承父位,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。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,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。
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,周人在孟津(今河南孟津)大会诸侯。据说,这次盟会目的在于试探商朝的虚实和诸侯的反应,结果有800诸侯参加盟会,他们都背叛了商朝。又过了两年,周人做好了灭商的准备,于是,武王由周公以及姜太公、召公等人辅佐,载着文王的牌位,浩浩荡荡,进攻商纣。在一天天将亮的时候,大军来到商都郊外的牧野,他们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,而后,与商朝的军队展开战斗。由于商朝内部矛盾的激化,商纣王的军队“临阵倒戈”,周朝的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,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。这场战争只用了一天便胜利结束。次日,周人举行了隆重的祭社典礼,以宣布周朝的正式建立。
牧野之战虽然推翻了商朝的统治,但殷纣王的后代以及殷人的残余还远没有彻底消灭,稳固已经夺得的天下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。为了更好地管理殷民,武王把殷朝的首都分成三个部分,其中一个地区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,另外两个地区交给自己的弟弟管叔和蔡叔管理,这样不但可协助武庚统治殷民,又能监视武庚。另外,武王还褒封了一些先圣王的后人以及功臣等。
由于过度的劳累,武王在克殷后的第二年便生了病。一次,武王忧虑天下尚未安,结果一夜没有睡。周公得知后,急忙赶到武王那里。武王觉得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,便托付后事,将个人的一些想法告诉了周公。二人交谈时,武王还希望与周公“兄弟相后”,意思是打算让周公在自己去世后继承王位。周公听后,非常惊恐,他“哭着作揖”,没有答应。就这样武王的儿子诵被立为太子,由周公负责培养和教育。
武王病重时,大臣们很担心,太公和召公打算到文王庙去敬求卜问。周公认为仅用卜问未可以感动先王。于是,周公设筑三坛,周公面北而立,祈告先王,愿以自身代替武王,去侍奉先王。祷告之后,周公占卜,得了吉卦。据说,武王的病情次日便有了好转。
但是没过多久,武王便去世了。武王去世后,年仅13岁的成王即位,由周公以冢宰(官职名,相当于后来的宰相)的身份总理百官,周公担负起了安定天下、巩固周朝统治的重任。
周公辅佐成王,处理政事。在立成王之后,周公又开始诏告诸侯,会见群臣,然后隆重的安葬了武王。到秋天,周公便为成王举行了加冠礼,以示成王已经长大成人。周公所做的这些工作,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,对于稳定人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。
我来帮TA回答